白茶相依 > 历史军事 > 父可敌国 > 第一一二九章 复核

第一一二九章 复核(1 / 2)

“你什么意思?!”

面对太子的质问,赵瑁硬着头皮道:“微臣的意思是,会不会举子就是比大学生水平高。所以其实这就是真实成绩?”

“你放屁!”朱桢当场开骂道:“我国子大学的学生是大明最优秀的学子!”

“王爷这话有些言过其实了吧?”赵瑁强忍着对老六的恐惧,擦擦汗道:“为臣记得当年,国子大学第一批学生,都是皇上格外开恩录取的。当时国子学都不要他们,硬生生拖了一年,直到王爷把国子学改制为国子大学,他们才捞着入学。”

“为臣想起来了!”朱善一脸恍然道:“当时那批学生都是在江西清丈有功的吏员,甚至是王爷从民间征集的帐房、经纪之类。”

“是啊,当时朝廷无人可用,管他三教九流,只要能写会算的,统统都被王爷招揽去了。这些人做事情可能没问题,但是考试怎么能考得过十年寒窗的举人们吗?”张溥也附和道。

“你们这不是扯淡吗?!”朱桢气不打一处来道:“皇上恩准入学的那批大学生也没学四书五经,人家学的是工学、户学,也没跟那些举人们去争。而且他们拢共也才千把人,更多的大学生正经是从地方府学考上来的,他们的学养本来就优于同乡,又在京苦读这么些年,怎么就能一个也考不中?”

“南橘北枳的道理,王爷不会没听过吧?”朱善一对上老六,言辞登时就肆无忌惮起来。“肯定是国子大学的教育出了问题,再好的苗子进去,没有合格的园丁栽培,也会长歪的!”

“也许事实就是如此。”张溥也两手一摊道:“为什么自己的学生一个也考不中,王爷怕是得回去,在国子大学内部好好找找原因。”

“这个祭酒,谁都能当,但不是谁都能当好的!”赵瑁也添油加醋道。

“住口!”太子都听不下去,呵斥三人道:“国子大学出来的官员,能力和见识就是强于其他人,而且勤勉清廉,这是我和父皇都认可的。难道你们要说我和父皇也有眼无珠吗?!”

“臣不敢。”朱善昂着头道:“但是太子爷,做事跟考试那是两码事!咱们现在说的是考试,不是做事。”

“题都是王爷亲自出的,结果他的学生就是考不过外面的举子,现在却反过来怪考官,这就是像生不出孩子怨稳婆一样没道理。”张溥也声量渐高道:“太子爷和王爷不信,就自己再批一遍卷子嘛,看看到底是谁的问题!”

“本宫正有此意。”朱标拂袖道。

于是不一会儿,锦衣卫便将几口沉重的大箱子抬了进来,上头贴着盖有礼部、锦衣卫和监试官官防的封条,正是洪武十八年会试的考生原卷。

朱标点点头,赵瑁扯去封条,打开头一口箱子道:“这是所有中式举子的考卷,请太子爷和王爷亲阅。”

太监搬上来长条桌和两个锦墩,将一摞摞考卷摆在桌上,供两位殿下审阅。

朱桢便和太子在桌前坐下,当着皇帝和众考官的面,进行现场复核。

太子主要看的是经学部分,只见每一篇被取中的文章,都文意连贯、结构严谨、搭配巧妙,字体也方正等大,油亮饱满,一看就是经过严格训练的。

公里公道的说,如果放在改革前的科举中,这些文章每一篇都能让其主人金榜题名。

‘但现在光靠一篇时文可不够…’太子想到这,看向一旁的老六,心说:‘数学不好,一样完蛋。’

却见朱桢神情严峻,一脸见了鬼似的表情。

太子拿过来那摞他复核完的卷子,翻看起来。

因为考官们批阅的是誊抄的复制卷,所以原卷上的批阅痕迹,都是老六留下的。

太子翻阅完一份卷子,只见从头到尾都是表示正确的‘〇’,一個‘x’都没有…

再看下一份卷子还是如此。接连翻了几十份卷子,基本都是全对的满分卷。只有寥寥几份出现了一两处细小的错误,但完全无伤大雅。

时间一点点流逝,地上的影子已经拉的老长,这时礼部左侍郎李原明在外求见。

朱元璋命他进来,问道:“什么事?”

“启奏皇上,考生们在礼部衙门外已经等的不耐烦了,开始鼓噪问什么时候可以发榜?”李原明小心翼翼禀报道:“敢问陛下臣是让他们继续等一等,还是告诉他们改日再来?”

“你先等一等。”朱元璋示意他先站一边去。问太子和老六道:“你们复核的怎么样了?”

“回父皇,儿臣看了一部分中式的经学考卷,没看出什么问题来。”太子起身抱拳答道:“这些考生的文章做的都很扎实,一看就是有真才实学的。”

朱善张溥暗暗得意,这可是攒了十多年的一波精华啊,能不牛逼吗?

“老六你呢?”朱元璋又问道。

朱桢合上手中的试卷,起身回禀道:“也没什么问题。绝大部分卷子都是满分的,或者至少是接近满分的。”

最新小说: 重生八零,我是大佬早死的白月光 短视频剧透历史:嬴政骑车巡天下 全网黑后,顶流哥哥带我种地翻红 马陵传 西川欲晓1909 大婚当日,夫家被抄家流放 非洲创业实录 太子频出毒计,父皇直呼受不了 北宋纨绔:开局狗头铡,包大人饶命 满朝奸臣,你要我当千古一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