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茶相依 > 历史军事 > 父可敌国 > 第六六七章 地道老银币

第六六七章 地道老银币(1 / 2)

“对了师父,这本《会计学》还得你来署名。”朱桢一边纲举目张,一边对刘伯温道。

“还来,我已经署名几本了?”刘伯温闻言郁闷道:“也别光从我一只羊身上薅毛啊?”

“是啊…”一旁的罗老师便满怀期待的看着老六,那意思是,我也不是不可以分担的。

“你不中。”老六却不予考虑道:“得是文坛盟主编出来的教材才权威吧。不然人家随便来一句,你个写小说的懂什么轻重,伱想得多尴尬啊?”

“当我没说,当我没说…”罗老师恨得给了自己两耳光,真尴尬的要死。

“罗老师,别这样。”老六忙劝解道:“别这样,罗老师,换了我人家也会质疑的,所以非得我老师这种圈子里的泰山北斗才行。”

“我去拉屎…”罗老师伤心的离开了这个伤心地。

“师父,非你莫属,责无旁贷啊。”老六就开始耍赖。

“唉,行吧。”刘伯温只好无奈道:“反正老夫的名头,都被你盗用不知多少回了。也不差这一回了。”

“这就对了。”老六高兴的将几枚钱币拍到他面前:“再说,署名是有报酬的。”

刘伯温看到那是几枚样式各异的银质古钱,上头布满岁月的痕迹。

“这是什么钱呢?”他好奇问道。

“银币,老银币。”老六看着刘伯温,意味深长道。

“你不是在骂人吧?”刘伯温狐疑道。

“怎么会呢?这是我准备‘货币学’章节时,为了让学生明白‘金银天然是货币’这句话,特意让人搜集到的古代银币。”老六便一脸认真的介绍道:

“恁看这一枚,是战国时的银殊布;这一枚,是汉代的圆形龙币:这一枚,是王莽时铸造的朱提钱;这是六朝的银五铢;这是唐朝的银通宝…”

“回头再送点给我老父皇。”他捧着那把银币,一脸认真的看着刘伯温道:“都是地道的老银币啊!”

“虽然但是,老夫还是觉得你在骂我。”刘伯温把玩着一枚殊布,确实是纯银的。他没好气的看着老六道:“少在这儿拐弯抹角了,你不就是怀疑,那告御状的老汉,是我安排的吗?”

“难道不是么?”老六笑眯眯问道:“不是的话,这个故事可就失色不少了。”

“是。”刘伯温这才点点头道:“为师有个古道热肠的朋友在六合县当官,胡天赐的案子,就是他写信告诉我的。”

“米主簿?”老六问道。

“嗯。”刘伯温颔首道:“他原先是中书郎中,受杨宪牵连被贬为小吏,年近花甲才升为六合主簿,可以说仕途都葬送在胡党手中。所以他有充分的动机做这件事。”

“师父是真的细啊。”老六赞叹道。

当年因为刘伯温反对他拜相,杨宪进入中书后便跟刘伯温反目。所以普遍认为,后来杨宪倒台时刘伯温见死不救,那帮受杨宪牵连的官员,应该恨死刘伯温才对。

至少不可能再为刘伯温卖命了。

可刘伯温偏偏就从夹袋里掏出这么个米主簿,既有充分的动机对付胡党,又不会被联想到他刘伯温身上。

什么叫地道老银币,这就叫地道老银币。

“怎么什么话从你嘴里说出来,都变得这么牙碜呢?”刘伯温无语至极道。

“师父,要把我往好处想。”老六笑道:“你连找个点炮的人选,都找的这么处心积虑,还不够细么?”

“话是这么个话…”刘伯温对这个孽徒也无可奈何。再说他这个岁数了,细不细已经不重要了,不结石就行。他便不再纠缠歧义道:

“其实这样的人选不难找,就算没有米主簿,也会有麦县丞、谷主簿的…这世上心怀正义,嫉恶如仇的人并非凤毛麟角。”

顿一顿,刘伯温淡淡道:“最关键的还是那胡公子自己作死,若非他多行不义、怙恶不悛,老夫还能栽赃陷害他不成?”

“那不能,那不拉低了老师的档次?”老六笑着摇头道。

“真要无计可施了,我是不介意那么干。”刘伯温淡淡道:“记住了,敌人不会跟你讲规矩的,如果你跟他讲规矩,那叫什么?”

“自缚手脚,宋襄之仁?”老六问道。

“那叫找死。”刘伯温提高声调道:“要想做个守规矩的好人,就忍气吞声,永远不要出手。一旦出手,就不要给自己设任何限制,因为在你死我活的较量中,只有比不择手段的恶人更恶,更不择手段,你才能活下来。”

“师父,我记住了。”老六忙肃容应声,然后又若有所悟道:“看来师父的报复,还要继续升级啊。”

“没错,还早呢。”刘伯温淡淡道:“而且我改主意了,我打算再让胡惟庸蹦跶一段时间。”

“师父,一时收拾不了胡惟庸恁就直说,也不丢人。”老六呵呵一笑道。

“谁说我收拾不了他?”刘伯温白他

最新小说: 满朝奸臣,你要我当千古一帝 非洲创业实录 全网黑后,顶流哥哥带我种地翻红 短视频剧透历史:嬴政骑车巡天下 马陵传 重生八零,我是大佬早死的白月光 西川欲晓1909 太子频出毒计,父皇直呼受不了 北宋纨绔:开局狗头铡,包大人饶命 大婚当日,夫家被抄家流放